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1)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技术与组织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特色:根据企业行业的对从业人员的动态性要求,在“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技能搞实训,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以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过程为主线,结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构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绿色低碳建筑施工为主体,以施工员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的动态型课程体系。
1)教学内容紧跟专业标准
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挂钩,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内容,时时增补行业的新标准、新规范,形成课程教学内容上“突出职业特点、强化标准”的动态化。
2)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
依据建筑行业的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建筑信息化技术(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研发等。原有课程中融入了相应的先进理念与创新内容,并开设《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课程及《专业技术创新》讲座,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及施工一线管理人员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介绍,开阔学生眼界,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新技能的自学能力。
3)积极谋求以赛促教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为识图大赛,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赛掌握此项专业技能要点,从而在教学上有针对性强化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因而在识图课程与CAD绘图课程从两套真实工程的建筑及结构施工图入手强化学生识图、绘图实践,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
4)综合实训紧跟人才需求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明确提出“围绕单位工程,面向市场、现场,紧扣规范、标准,突出岗位要求”二十四字思路,随时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及行业人才需求,或为企业培养订单式人才,通过综合实训及时调整相应的专业技能,做到教学管理上的动态化,使培养目标能“强化必需,补其不足”。
(3)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
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域、职业素质领(公共课为主)域及职业拓展领域。而主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领域课程的设置是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原则按照工程中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归档的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图绘制、建筑力学、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法规、建筑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钢结构工程施工、高层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资料整理、建筑节能。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构建了“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上各门课程努力实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因而每门课程设有专项实训项目,让学生完成一个小任务。
第二层次:校内实训基地实践。在校内实训基地学生要完成相应的一个小的工程项目(综合性较强)或是进行工程模拟操作。
第三层次:校外实训基地实践。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真正进行施工企业进行实操完成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工程任务。
(4)职业技能证书要求
毕业需考取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测量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同时鼓励学生获取二级建造师证。
(5)就业方向
各建筑公司从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检测及组织管理等工作;其它事业、企业单位,从事基建技术、开发、施工管理等工作。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工程监理公司,建委有关职能部门等,从事开发、监理、管理工作。